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6A娱乐 > 最新动态 > 巨丰投顾: 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小阳春!

巨丰投顾: 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小阳春!

发布日期:2025-03-06 14:32    点击次数:108

中国资本市场的亮眼表现,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1.国际视角来看,外资态度的转变是重要因素。素有“聪明资金”之称的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大逆转。德意志银行认为2025年将是中国超越世界其他国家的一年,港股和A股的牛市始于去年,中期看料将超过此前高点,还指出中国股票的折价将会消失,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带来惊喜,认为DeepSeek像是中国的“史普尼克时刻”。高盛预期在中性预期下,MSCI中国指数今年有14%的涨幅,乐观预期下涨幅则将飙升28%。美国银行建议做多中国股票,贝莱德也对未来12-36个月的中期中国市场保持乐观。外资目光不再局限于消费、地产等传统板块,转而聚焦科技股,这使得此前因外资流出而回调的港股科技标的,凭借低估值、高弹性的特征吸引了资金流入;

2.国内政策支持也是关键因素。在科技股加速上行的过程中,政策为未来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助力。相关会议强调支持新型消费加速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持续发展,为科技板块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春节消费市场的火热也为股市注入了信心。2025年春节旅客发送量高于过去四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突破9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这些都显示出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对相关板块的股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技术创新同样在推动市场估值重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产大模型DeepSeek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其开源模型有效降低了AI开发成本,有力推动了云计算、半导体等上游产业的需求增长,中芯国际、金山云等相关个股涨幅超过40%。与此同时,智能化与新能源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以比亚迪、吉利等为代表的车企加速智能化转型,叠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1%,汽车板块在市场中领涨。光伏、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同样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

整体看,春节过后,中国资本市场成交热度显著回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回暖,市场赚钱效应显著增强,融资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在中美科技认知重塑的背景下,外资交易热情高涨,配置型外资开始持续净流入,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随着内外扰动因素阶段性减弱,资金面重回增量格局,为市场修复提供了强劲助力。

不过,面对港股的技术性走牛以及A股市场重返3300点,我们还需清楚的意识到,目前市场仍是交易性行情。若要迎来全线表现,仍需基本面进一步的提振。在此之下,市场仍面临国内修复不强以及海外关税贸易的“内忧外患”。

一方面,国内经济修复依然不强。从节前公布的1月PMI数据看,PMI由50.1%下跌至49.1%,比上个月降低1.0%,非制造业PMI由52.2%下跌至50.2%,比上个月降低2.0%。春节假期前生产经营活动的放缓是PMI回落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全部。经济内生需求的不足和海外需求的回落导致1月份PMI的表现弱于往年同期水平。除此之外,从高频的主要工业品价格以及房地产销售、开工数据,已经可以窥见经济边际走弱的迹象。因此,后期房地产销售回暖的可持续性、居民消费信心恢复程度及企业盈利改善能否兑现,仍需密切跟踪;

另一方面,外部仍有扰动。海外美国就业市场的持续韧性意味着降息并不紧迫,市场预期下一次降息时点可能在6月前后,这不利于全球流动性的进一步释放。而美国关税大棒在全球挥舞,也进一步对市场风险偏好带来影响和不确定性。

因此,中国资本市场虽经历了近期的“小阳春”,但仍面临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制约。若要迎来全面、持续的上涨行情,仍需等待基本面的进一步改善,从而为市场提供新的有力支撑。根据历史,过去15年,春节至两会这一时间窗口,市场整体的上涨概率超过93%。在政策预期及资金回流等因素的共同支撑下,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市场春季行情仍然值得期待。对于投资者来说,仍可期待春季行情更多的表现。但仍需留意节奏,尤其是国内修复仍需进一步观望、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都可能对股市产生影响,在阶段上行之后,也许留意多方影响下市场可能的回撤。具体行业选择上,AI+仍是核心主线,可关注电子、通信、传媒、计算机、有色、非银、机械设备等行业。此外,政策刺激下,餐饮、电商、游戏等内需板块或迎估值修复,需关注两会政策落地效果。